白癜风康复宝典 http://pf.39.net/bdfyy/bdflx/171021/5779550.html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6个月~5岁的小儿容易发病。冬季、春季多发,在幼儿园和学校等单位易造成流行。水痘患儿和带病*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在患儿的口腔、鼻腔里有大量的水痘病*,咳嗽、打喷嚏时通过飞沫传染给健康的孩子,接触或使用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衣服、被褥、毛巾等也可被传染。一般来讲,得过一次水痘病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01
传染源
水痘的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属于疱疹病*科,人类是唯一的储存宿主,感染也仅发生于人类,首次感染多为水痘,感染后可潜伏于脊髓神经根的神经元内,再次激活可引起带状疱疹。
02
传播途径
水痘带状疱疹病*可人—人传播,主要通过水痘或带状疱疹皮肤破损处水疱液形成的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直接接触皮肤破损处水疱液和呼吸道分泌液传播,水痘带状疱疹病*主要通过上呼吸道和结膜感染宿主。
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家庭二代传染率高达85%,社区内暴露的感染率较低,带状疱疹传染率仅有水痘的20%,接触带状疱疹的皮损引起水痘,而不是带状疱疹。水痘患者的传染期大约为皮疹开始前1-2天至所有皮损结痂后,免疫正常的人群通常为出疹后4-7天,水痘患者应该隔离直到所有皮损结痂,带状疱疹患者当出现水痘样皮疹也有传染性(大约7-10天),母体感染水痘可经胎盘途径感染给胎儿。
03
易感人群
任何年龄人群均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6个月以下的婴儿较少见。
了解了水痘这个传染性疾病的三大基本环节,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水痘的临床表现,治疗,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预防吧!
临床表现
该病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14日。起病较急,年长儿童和成人在皮疹出现前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恶心、呕吐、腹痛等前驱症状,小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同时出现。
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最开始为粉红色小斑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水痘是分批出现的,因此在患儿身上有的皮疹是刚刚出来的,有的已经出水疱了,而有的则已经结痂,这一现象是水痘的一个重要特征(四代同堂)。脱痂后不留瘢痕。水疱期痛痒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体弱者可出现高热,约4%的成年人可发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水痘的特征性表现—四代同堂
治疗
患儿应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一般不少于病后两周。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及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抓搔。加强护理,勤换衣服,勤剪指甲,防止抓破水疱继发感染。积极隔离患者,防止传染。
局部治疗以止痒和防止感染为主,可外搽炉甘石洗剂,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者可外用1%甲紫或抗生素软膏。继发感染全身症状严重时,可用抗生素。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发和加重。
对免疫能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儿水痘或水痘性肺炎、脑炎等严重病例,应及早采用抗病*药物治疗,阿昔洛韦是目前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的首选抗病*药物,在发病后24小时内应用效果更佳。或加用α-干扰素,以抑制病*复制,防止病*扩散,促进皮损愈合,加速病情恢复,降低病死率。
常用药物
注意事项
1、避免抓挠皮肤
避免儿童因瘙痒难耐而抓破水泡,引起发炎,同时细菌亦会蔓延至其他皮肤破损的部位。
2、避免用手揉眼
若儿童染上水痘,可为他套上棉手套,避免他用手揉眼,令病*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眼角膜上留下疤痕,影响视力。
3、避免用阿司匹林退烧
水痘的症状之一,是温和的发烧。水痘扩散期间开始发烧,水痘消失时便退烧。发烧期间,不要服用阿司匹林来退烧,因为这样会增加发生并发症的机会。
4、保持皮肤清洁,衣物宽松
衣被不宜过多过厚过紧,太热了出汗会使皮疹发痒。
用温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感染危险。
5.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忌吃辛辣鱼虾等食物。水痘患者应多喝水并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蔬菜等。
预防
1.应该经常给幼儿洗澡,换衣服,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患者的手也应该勤洗,指甲应该勤剪。
2.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
3.没有患过水痘的儿童,特别是十岁以下的儿童不要跟水痘的病人接触,以免受到感染。
4.水痘患者的居室应该经常的保持通风,患儿使用过的衣物、被褥也应该经常在阳光下进行暴晒,接触过传染期患儿的人也应该进行隔离观察半个月左右。
5.最有效水痘的预防方法就是接种水痘疫苗,接种水痘疫苗后可以有效的避免感染水痘的几率。
接种水痘疫苗
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