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灌肤是怎么回事 [复制链接]

1#

最近灌肤非常火热,很多人问我:灌肤是怎么回事?

讲真,我是被问倒了——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直觉告诉我,美容圈反正每隔两年就要刮过一阵风潮,如果没有新风潮,顾客大概也会觉得厌倦:你们怎么老是这一套?所以估计不会是什么颠覆性的东西。

带着求知学习的心,我搜索了一些关于灌肤的资料,一种说法大概是这样:

灌肤是一种洁净皮肤的方法,在彻底清洁皮肤后,把大量的润肤露/乳液厚厚地涂在脸上,然后再用一些拍打、按摩、刮按之类的方法,最后清洗掉。

据说一次灌肤的效果可以媲美张面膜,次小气泡和10次医美,看得冰哥都震精了!

震精之下,特意再去找了一些灌肤的视频教程看了一下。一起来看下学习笔记~~~~

视频演示一:

美容师先是把皮肤进行了清洁,然后作了长时间的按摩,再涂了一层护肤水,然后再混合了多种产品(光混合搅拌过程就从3分02秒持续到5分08秒ohmy…),再涂抹到脸部,轻轻按摩之,最后再刮下来这些产品,结束。

宝妈在边上稍许围观了一下,都看不下去了:“这手法太重了吧,怎么受得了?”然后她就跑了。。。跑了。。。。

视频演示二:

美容师也是先洁面,再擦拭(用的化妆棉类似的织物)清洁。

再敷柔肤水。然后把眼霜、精华、乳液混合,涂在脸上敷十几分钟,中间按摩。

最后用勺子刮皮肤,把毛孔里的脏东西刮出来,结束。

视频演示三:

先用水在脸上,拍三次。然后多种产品混合搅拌:

再把混合物涂在脸上较厚的一层。然后再刮掉乳液。

最后用一个勺子刮出毛孔里的脏东西,敷一个短时面膜。

看完这两个视频,我不禁深思:勺子真是个好东西。

视频演示四:

第一步,也是清洁,反复清洗干净:

第二步:敷水,中间再作一些按摩。

第三步:大家是不是已经猜出来了?对,就是调和产品:

第四步:涂在脸部,刮。。。

展示左右脸对比,右脸比较左脸确实……更红了。

最后,还要敷面膜、涂乳液。

学习了各路人马的内容后,作为课代表,我对操作的过程总结是这样哈:

1、灌肤总体上和以前的美容院护理流程区别不大。都有清洁、水、敷脸按摩的过程。

2、不同之处有两点:(1)敷脸所使用的不是单一产品,而是多种产品的混合物。(2)敷之后,要用刮痧板或勺子去刮皮肤。

那么这样做到底好不好呢?个人的分析如下:

1、谈不上神奇。顶次面膜、10次医美,你若信了,便是晴天……不对,拿错剧本了,便是tooyoungtoosimple,sometimesna?ve。内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2、整个护理近程是比较重手的,多次的清洁、擦拭,加上刮,一般人会受不了。在视频演示四中,姑娘的脸都红成这样,还得强忍着不能说不能动,只能说很敬业了。再次提请大家注意,过度护理有害皮肤健康(参见:过度护肤,敏感性皮肤第一大杀手)。

3、敷的时候多种产品混合,而且用量比较大,这有利于市场繁荣以及销售增加,从而有助于增加GDP。以前一罐面膜打天下,现在三件产品抱团敷,完美(我不是在暗示什么~~~~)。

4、勺子,代替了铲皮机的作用。为什么在最后能刮出来东西?因为在前面敷水、敷混合乳的时候,时间长,使得毛囊中的毛囊管型(油脂+角质细胞+微生物的混合物,一般会被叫作黑头或白头或油脂粒)软化了,用点力就能刮出来。这算是一个能够帮助清洁毛孔的办法,偶尔为之也是可以的,但用一个乳液或霜就够了,不需要那么复杂的仪式。很困扰的一件事情是毛囊这样清理完了,很快就会长出新的“脏东西”,这个很烦人,如何解决以防止复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引用诗一首:

咏灌肤七律

唐李白

千片面膜全为梦,

十次医美亦是空,

重手摩刮玉肌伤,

毛孔清洁强堪用。

偶有闲情尚可试,

发红不适即应停,

敏感炎症勿要碰,

寻医问药是正经。

最后,美容院也好,或者各品牌也罢,从商业上讲需要获得收入,所以愿意推广新的护理流程,这个也能理解。但是不管怎样,应当把顾客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不要给不合适的人推,用的时候手法也要轻一些,不要把人家好好的皮肤搞出事情来。

真心希望科学、技术、研究——而不是概念以及仪式感——在护肤以及皮肤管理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肌肤健康,才是美的根本。我也将为此而持续鲁腻。

原创不易,希望得到大家帮助,请将此文转发给更多爱美的人们。

作者简介:

理性护肤运动发起人,同济大学医学院皮肤学博士生,创办中国第一个私人非盈利性皮肤学实验室,专注于美容皮肤学、皮肤和化妆品的关系研究。

著作:《素颜女神:听肌肤的话》、《享瘦之门》;

译作:《药妆品》(Cosmeceuticals)第3版、《美国皮肤学会痤疮治疗和护理指南(版)》;

第一作者论文发表于ExperimentalDermatology、JournalofCosmeticandLaserTherapy、Dermatology、《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国美容医学》等。

微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