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ENSDAY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
全市妇女姐妹迎来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
——第个“三八”国际妇女节
青岛市妇联推出
庆“三八”先模系列展播
——致敬了不起的“她”
她是执着求索的科学家
她是甘为人梯的燃灯者
她是百姓平安的守护神……
她用坚守和奉献
诠释女性真、善、美
不被定义,无关年龄和职业
每一个“她”都闪闪发光
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
让我们一起向了不起的“她”致敬
还等什么
快跟小编一起聆听
全国三八红旗手
医院眼科主任
青岛大学眼科学系主任
赵桂秋的事迹吧!
全国三八红旗手
医院眼科主任
青岛大学眼科学系主任
赵桂秋
WOMENSDAY
用一生播撒爱和光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姐妹们:
大家好!
我叫赵桂秋,来自医院。很高兴在这美好的春天与大家欢聚一堂,庆祝我们女性自己的节日。在此,向各位领导及姐妹们分享我的工作点滴和体会。
42年前,我刚上大学时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至今记忆犹新,那时的我青春年少,志愿献身医学,终生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是我毕生的追求。
工作后,我始终坚守医者初心,播撒爱和光明,一直工作在临床和科研一线。记得两年前的一天,一位年轻妈妈抱着刚出生3个月的婴儿来就诊。婴儿眼球基本不转动,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医院,都没有得到治疗。婴儿太小,眼球壁太软,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做,可能会给光明,不做,孩子可能会在残疾中度过一生。看着孩子父母无助的眼神,我坚定地回答:放心,把孩子交给我吧!这名患严重白内障并伴有其他先天异常的婴儿手术很成功,从此孩子脱离了残疾儿的命运,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也开始了。多年来,我治疗患有这些先天眼病的孩子达到五百多例,每台手术都异常复杂而且还要随诊十几年。但每每看到孩子们用明亮的双眼去开创自己未来的时候,我的内心无比欣慰。
去年夏天,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坐着轮椅被推进了我的诊室。老人患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经检查,我心里很明白要为老人做这台手术的难度和风险,术中一旦掌控不好,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眼睛看不见会拖累全家。我想,就是有一线希望也要变成百分之百的可能,这是医者的责任和担当。我当即安排老人入院并手术。当老人摘下眼罩那一刻,他左看看右看看,自己都不敢相信他可以重新看见清晰的世界。他低头拽着病号服的衣角,像孩子一样哭了好久。那一刻,现场的所有人眼睛都湿润了,而我也从中找到了坚守的意义。
我每年做手术多台,练出了快、狠、准的绝活,惠及2万多名患者,年龄最小的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最高龄的是岁的老人,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是从全国各地慕名找来的。
作为青岛大学眼科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和青岛市防盲治盲小组组长,除了繁忙的临床工作,我还肩负着临床科研的任务。这些年,我主编的三部眼科病理系列书被列为培养眼科病理人才的教科书籍,解决了我国眼科专业教材匮乏的问题。带领培养了两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以及一批优秀青年博士,团队先后获批18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出版专著16部,发表论文余篇,5次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为国家培养博士硕士余名。
创新才有未来,科研永无止境。在眼科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基础上,我们获批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山东省重点建设学科、山东省高校临床医学重点实验室,推动医院眼科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青大眼科学的白内障手术、个性化人工晶体的植入都在全国眼科领域处于领跑地位。最近,针对多发于青壮年致盲率高的真菌性角膜炎,我们研发了角膜抗真菌缓释药膜和滴眼液,取得了显著疗效,降低了青壮年致盲的发病率,既保障了他们的眼睛健康,又为减轻社会负担做出了突出贡献。
医者仁心。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从医37年来,我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