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预防小知识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留瘢痕,如合并细菌感染会留瘢痕,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有时病*以静止状态存留于神经节,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一般经呼吸道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接触被患者污染的物品传播。
:水痘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多见,除家庭散发外,易在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等集体单位聚集流行。水痘传染性强极,从发病前一日到全部疱疹结痂之间均有传染性。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一旦发病,首先隔离水痘患者,避免将此病传染给他人;医院就诊,此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是对症处理,需要隔离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早期可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感冒”样症状,一般在1-2日后出疹。表现为皮肤和粘膜相继出现和同时存在斑疹、丘疹、水疱疹(形似露珠)、结痂疹等四类皮疹(医生形象的称它们“四世同堂”),水痘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位于躯干,其次为头面部,四肢相对较少。
:
水痘高发季节
·家长尽量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或公共场所;
·勤通风,勤晒衣被,勤洗手;
·尽量避免接触水痘及带状疱疹病人。
·一旦“患痘”,医院就诊,及时发现,隔离治疗;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学校要及早启动流行病预防预案:
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学校要把个人卫生检查纳入到班级管理中去。督导学生勤洗澡,勤晒被,勤洗衣,更要学生指导寝室卫生工作。
通风是学校预防水痘的最科学、最经济的方法。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科学通风,门窗对开,形成空气对流。教育学生在寝室通风的重要性。
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
消*工作。在水痘易发季节,要提前对教室消*,特别是易出现疫情的教室,更要重点消*。消*要讲究科学消*,注意工作人员的安全。教室消*前,教室要密封,然后消*。每次进教室,要提前30分钟给教室充分通风,然后学生才能进教室,消*后的教室通风,消*教师要亲自指导和检查。
寝室要加强卫生、通风、消*工作。学生上课后,寝室管理员逐一打开寝室的门和窗,进行通风。到消*的时间,进行消*,学生进入寝室,寝室管理员要提前通风到一定时间后,学生才能进入。
防治水痘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由于水痘可并发皮肤感染、肺炎、脑炎、肝炎、心肌炎、肾炎等,所以要加倍小心,如病*在体内长期潜伏,可再次发作(即为带状疱疹)。因此,控制水痘流行重在预防。为预防校园水痘流行,特提出建议:
1.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皮肤出现红斑、水疱)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2.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居家休息,避免外出活动,直到疱疹结痂完全脱落,医院康复证明方可复课。
3.学校认真做好晨午晚检工作,并做好记录,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如有新发疑似病例,立即前往医疗机构诊治。
4.家庭居室和学校教室、集体宿舍等场所应经常开窗通风,对学生接触的桌椅、门把手、宿舍等进行规范消*,餐饮具每日煮沸消*30分钟以上。
5.做好健康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加强防寒保暖,增强体质。
6.染上水痘,避免用手揉眼,病*容易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眼角膜上留下疤痕,影响视力。
7.学校停止相关班级群体性活动,暂停多班级的室内课程或活动。
8.未发病的学生如5年内未接种过水痘疫苗,可自愿接种水痘疫苗。
来源:健康教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