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揭秘APEC午宴“首脑用瓷”:使用13种颜色,
2014年7月,APEC会议组委会筹备小组开始到全国各大陶瓷产区遴选合适的陶瓷用具,在山东淄博看到了华光国瓷,组委会领导当即表示可作为备选。随后,设计师何岩、孙庆萍等人接下了这个任务,首先按照要求做了一些设计,包括造型、装饰等,8月26号审查通过,随后便开始了反复修改的历程。
何岩首先考虑的是餐具上花形颜色的选择,最终以精细优美的缠枝纹簇拥盛开的牡丹、百合等,象征富贵吉祥。整体画面色彩典雅高贵又不失含蓄朴素。他认为,陶瓷文化在中国已经传承几千年,餐具的制作要在传承这种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提升,经过审慎考虑,结合宴会大厅的环境和灯光,何岩将明代斗彩作为装饰基调。
“陶瓷颜色我们用了13种。本来要把这些不同基调的颜色组合到一个器具上,难度是很大的,比如烧成的温度、色彩组合效果等等,还要考虑斗彩本身的传承因素。”何岩说,这需要严格把控烧制温度,将诸多色彩在同一温度下烧到釉中,“这样的生产工艺和装饰效果,在国内属于前沿领先地位。”
这一说法在华光陶瓷董事长苏同强的口中得到了证实。他也告诉,因为不同的领导人餐饮习惯不同,菜品会有所调整,餐具也要随之调整纹饰行装,这就给制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整个过程反反复复,一个装饰器型会调整几遍乃至几十遍。”
器具造型:与菜品结合凸显美感 部分仅能以传统工艺制作
花形纹饰确定了,具体到餐具造型设计,何岩还要参考菜品。经过与APEC会议用餐的主厨师们交流后,何岩根据他们的要求继续修改餐具设计方案。他说,午宴餐具首先要实用,其次造型要凸显美感,与菜品相结合。经过反复研制,最终一套54件的餐具呈现在大家面前。
仔细观摩54件餐具,形制相似却各有不同:圆形、长方形、方圆结合、三角形……几乎兼顾了常见几何形状。固然美观大方,却也给生产工艺带来很大难度。何岩随手在现场拿起一个方圆结合的盘子,他表示,这种形状的餐具很难机械化生产,只能用传统手工艺来制作,而这样的器具,在整套国宴餐具中并非个例。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3个月时间内把造型、纹饰与菜品之间完成高度统一。”何岩回忆,按规定只需要21套餐具,但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他们大约一共做了210套餐具,“按比例来说几乎是十套选一套,有些(餐具)还被直接淘汰了。”
何岩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制作的用心程度。他表示:“比如有些领导人喜欢喝茶,有的就喜欢喝咖啡,所以我们设计的餐具中的杯子会有细微的大小之分,我们把所有可能需要的器型准备好,万一有需要,马上就有服务员送上来。”
“目前我们还没计算这套餐具的制作成本。将来在得到各方面的授权之后,该餐具或许会与市场见面。”何岩郑重的表示。(完)